湖大领导参考
总第15期
领导视点:
杨春如副书记等参加"21世纪中国大学展"后的设想
2002年5月底,校党委副书记杨春如同志和科技处副处长卢永文同志代表我校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21世纪中国大学展"(俄罗斯)活动,结合此次活动就我校与俄罗斯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提出如下建议:
(1)我校要尽早实现与俄一两所大学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关系。如俄罗斯大学来我国举办展览的话,我校应派人去与他们接触,使他们更全面地了解湖南大学的情况。
(2)湖南大学下次参加类似的展览时,应拓宽与俄高校及其教师的接触面,争取与其建立尽可能广泛的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发展成校际合作关系。
(3)积极吸引留俄高层次人才到我校工作,同时争取俄罗斯学生到我校留学。
政策研讨:
深化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若干建议
我校是具有招收国家公费留学生资格的高校。现已与30多所国外院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派出200余人次到国外留学、访问,开展合作研究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现有外教17人,短期专家每年70余人次,招收了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可以说,我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无论就深度还是广度而言,与建立一流大学的要求都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供有关领导参考。
(1)增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即在思想上提高对国际合作与交流重要性的认识。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适应这种趋势,是扩大学校影响和知名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研究水平的需要,增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意识,不仅是校有关领导的事,也是各院(系)主管领导的事,同时也是全校教职员工的事。
(2)对外合作与交流实行项目化管理。针对某些有特色和发展前途的学科专业,相关院(系)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共同组成项目组,负责联系合作项目、可行性论证及项目管理等,对于确有发展前途的合作项目,学校可以给予重点支持,以形成我校专业和特色发展的品牌效应。
(3)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国外一流大学的留学生约占其研究生总数的20%左右,国内的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等校的留学生也接近其研究生总数的10%。目前我校仅有留学生46人(其中有10人为港澳台本科生)。未来我校留学生生源应主要关注三个地区:第一是亚洲。主要是那些有中国文化背景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等。目前日本留学中国的人数约6000人左右,但我校现只有日本留学生2人。再如马来西亚,由于该国的高等教育不能满足生源市场的需要,70000多马来西亚学生不得不求学海外,但目前我校没有一位马来西亚学生。第二是美国,美国每年有2万多学生出国留学。第三个潜在市场是欧洲,欧洲每年有30万左右学生出国留学。
(4)拓宽留学生的就学专业面。目前我校留学生主要集中于汉语言文学等少数几个专业,攻读理工科的人数偏少。拓宽留学生就读专业面,对于逐步形成我校的特色专业和学科有着重要意义。
(5)扩大高水平外教教师的专业覆盖面。目前我校外教教师共有17人,但其中13人从事语言教学,从事工科、法律、经济和管理专业教学的均只有1人。这种状况应尽快加以改善。
高教动态:
高等教育国际化概述
1.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可作如下界定:①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置于世界背景之下,以国际化的视野而非仅从一国的角度进行考察。②不同国家、地区的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在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进行经常的、广泛的相互交流,实行一定程度的资源共享。③一些符合高等教育规律,顺应历史潮流的国际高等教育惯例(如教学制度和学位制度等)的共同遵循。④注重国际理解教育及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培养。一句话,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高等教育要面向世界,积极开展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博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之长,推进本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
2.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分析
高等教育国际化之所以成为一种国际潮流,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背景。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各国为了实现其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具有历史必然性而且还有其现实必要性,那就是作为各国高等教育实现自身现代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因为一国教育的现代化除了对本国传统教育要有一定的继承外,还必须借鉴别国的先进经验。特别是对相对落后国家而言,其现代化进程是在外部因素冲击下起步的,是一种"外生式"的现代化。因而,现代化的教育观念、体制、内容和手段都不可能通过对本国教育史和现实的反映而完全获得,必须通过对外开放,面向世界才能实现。
(2)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可以说,经济国际化已不再是世界经济某些区域的特殊现象,也不仅仅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而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而直接生产过程的全球化,导致了国际劳动分工以水平分工为主。国际劳动以水平分工为主的特征,要求各国高等学校加速调整教学内容,相互取长补短,增加彼此了解,培养通晓本国实际和国际关系准则,能够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和物质资源,善于协作攻关,并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人才。这无疑极大地推进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3)信息交流技术的发展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现实可能。世纪之交,千年转换,人类已经跨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随着信息交流技术愈来愈广泛的应用,信息社会的到来和学习社会的形成,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以至各级各类教育和不同地区、国家之间教育的网络化,都对各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许多国家都在网上提供学位课程。国际间亦在筹划提供虚拟课程,建立次地区、地区的国际性虚拟大学。无疑,这些教育的内容,提供的方式,受益的范围以及合作主体,都是超越国界的,是国际性的。所有这一切,都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现实可能。
(4)留学生市场的利益驱动。国际留学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顺应了历史潮流,顺应了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最大的实惠。以美国为例,该国2000年在校外国留学生人数达50余万人,其中绝大部分为自费生。据统计,2000年美国仅外国留学生学费的收入就达80多亿美元。此外,据美国政府估计,外国留学生每年在美国的开销约为40亿美元。目前,美国高等院校已成为美国从海外获取利益的第五大行业。
(5)文化沟通的需要。高等教育国际化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合作与碰撞提供了一条现实的渠道。通过不同文化的熏陶,不仅可以使受教育者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道德情操,激发他们尊重其他民族传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取向,而且可以通过他们的辐射作用,使这种思想感情扩散至其他相与之人,并逐渐使之转化为全人类的一种自觉行动。
3.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各国政府对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重视程度的提高,同时也由于国际间竞争的加剧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1)合作办学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认为,高等教育也是一种产业和商品,也可以"出口"。发达国家借此解决其学额过剩问题,弥补经费不足,同时,借机宣扬其文化和价值观念;发展中国家则认为,这是借鉴发达国家办学经验,促进本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捷径,既可节省派送大量学生出国所耗费的外汇,又可因学生身在本国而少受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2)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大学出现的早期就存在,但那时形式、内容都比较单一,而当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则表现出综合化趋势,主要表现在:①高等教育涉及的内容更为广泛;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空间更加宽广;③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方式更为多样。
(3)地区和国际间的推动与协调力度加大。高等教育国际交流,诸如人员流动、课程结构与内容调整、学分与学位相互承认、经费支持等,如果没有本国政府的有力支持,就会寸步难行;同样,没有地区一级和有关国际机构的推动与协调,也将步履艰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出现的地区级和国际间各种各样的合作计划大量增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衔发起了已有120多个国家签署批准的6个地区承认学位的公约。
(4)更加强调民族化和个性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促进文化、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同时,更强调为本国、本民族服务的目的。民族化强调的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功能,即为谁服务的问题,而个性化体现高等教育办学的创新性,解决的是高等教育如何办、怎么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