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大领导参考
总第14期
一、在"软环境"上塑造湖大特色(从郭嘉"十胜十败"说谈加强学校"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古代有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就是这些战役中非常有名的一战。当时,曹操定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已小有羽翼,但与袁绍"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已占冀、幽、青、并等要地"比起来,无疑实力差了一大截。由于袁绍不断向南扩张,侵犯到了曹操的利益,曹操想要讨伐,却"恨力不及",为此非常恼火。他手下的著名谋士郭嘉,却用"十败十胜"说阐明了"人心向曹,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的观点,终于坚定了曹操与袁绍决战的决心。结果经官渡一战,曹操以七万军队大破袁绍七十万大军,取得了历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战的胜利,为扫平北方的军阀割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引人入胜的是,郭嘉的"十败十胜"说,并没有拿曹与袁的军力、粮草、将领等"硬件"作比较,而是从"软"的方面来谈的。他说:"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谨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则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公以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也!"可见,郭嘉把人心向背、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和领导水平、顺应历史潮流与否、是否采取了科学的治国方略和对策视为战争取胜的关键,认为只要在"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上高人一着,就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战争的结果充分证明了郭嘉的预见,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值得借鉴和挖掘的典型。其实郭嘉的"十胜十败"说,综合了中国古代哲学最高层次的智慧,如"道",老子就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要求能够顺应自然,不要拘吝于繁文缛节。而"义",孙中山说认为:"天下之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说明必须顺历史潮流而动,不能逆流而行。至于"治",无论是宽济还是猛纠,都必须审时度势,正如四川成都武侯祠前一副对联所写的:"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可见审势的重要性。其余方面,也无不是被历史证明过的行之有效的治国理念和方略。曹操能成为乱世能臣,正与他这一套领导哲学是分不开的,他的"十胜",也是他从三国时期的众多军阀豪强中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
郭嘉的"十胜十败"说,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在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竞争激烈的形势下,高校竞争之激烈非同一般,我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非高度重视郭嘉所说的"十胜十败"诸要素不可,亦即要努力致力于"软环境"建设。我们必须看到,北大、清华等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层次一直很高,很多学科都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并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师,真可谓"将列千员,兵雄百万,粮草充足",而我校"将只关张,兵不满千,粮草鲜薄",与之相比,差距甚大。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势下,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后进想要赶超先进,如果没有充分的政策资源和经济资源作后盾,采取亦步亦趋的"雁阵式"战略,不但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还有被再次甩开的可能。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决定高等学校发展的毕竟有很多要素,如学科、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大学精神、大学气质等等,这些还只是大类,还可分出许多小类,比如学科就包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等等。总而言之,高校的发展,可供选择的突破口是很多的,不一定要去钻牛角尖,在小区域内争得头破血流,应该把眼光放高一点、放远一点,另辟蹊径,寻找其他兄弟院校尚未涉足或尚未引起重视的领域,并在这些领域下苦工夫,寻求突破,就能形成我校的特色。
众所周知,高校的环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其要素也可以归结到"维系硬环境的要素"和"维系软环境的要素"中去。对于大学的发展而言,"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关系就如同车之两轮和鸟之两翼,是缺一不可的。"硬环境"是"软环境"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而"软环境"也会对"硬环境"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高校的关键要素--人,具有相当大的凝聚和激励作用。同时,一所大学发展到一定层次,"软环境"的塑造即寻求内涵发展也将成为一种必然要求。过去我国高校的弊端之一是重物不重人,重"硬环境"不重"软环境",大楼多于大师,设备重于人才。这种弊端已经影响了我国高校,而且现在也难以完全消除其负面影响。我校要争创一流,就必须革除这种弊端,不仅要争"硬环境",更要重视"软环境"建设,甚至在全国高校还只是初步认识到"软环境"重要性的时候,我们就应当考虑在这一领域寻求突破。只要我校的"软环境"上去了,内涵也就出来了,人心也凝聚起来了,积极性将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也就不怕我校的其他领域上不来。
强调"软环境"的塑造,实际上就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高校的发展关键还是靠人,高校的后进赶先进更要靠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说,"软环境"塑造得好不好,对于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凝聚人心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当前,就"硬件"而言,我校虽说比上不足、跟国内一流大学有不小的差距,比下却是绰绰有余了,就以这样的"硬件",也可以做好很多事情。但如果要寻求跨越式发展,还缺少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还得营造出良好的"软环境",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以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让"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并形成良好的集体精神和团队意识,使每一个师生员工都能够自觉地为学校的发展目标而奋斗。
我们认为,"软环境"塑造好了,将在以下几方面产生重大作用:
第一,可以形成一种空气或精神将师生员工们统率到一个目标下并为之奋斗。"软环境"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够凝聚人心,能够形成良好的氛围以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所大学,如果没有塑造出良好的"软环境",则往往上面有进取之心,下面有离心之举;领导天天在讲进取,而员工却时时想着待遇;没有"软环境",则师生员工或视工作为仇雠,或当工作为跳板,或为任务而敷衍,或为待遇而钻营;没有"软环境",教学上的漫不经心、科研上的急功近利、发展上的个人主义、追求上的物质至上都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我国高校中,南京大学在塑造"软环境"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曾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南大的辉煌被历史的记忆湮没了,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南大才在经历数十年的沉寂后仰天一啸,重新崛起于中国的大学之林。现任校长蒋树声回忆说:"1952年院系调整南大损失了很多学科,从1952年到80年代初期甚至一直到1995年,南大都处在比较困难的时期,得到的支持非常少,办学条件也比较差"。但是,南大却以"诚朴雄伟"为学风,不为浮躁世风所动,把"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老校训当作座右铭,认定"崇实而用笨功,才能树立起朴厚的学术气象"。沉潜奋进,团结一心,耻不如人,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学术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终于在SCI论文发表与引证数、国家重点学科数、综合实力排名等方面走到了全国高校的前列。
第二,对培养创造思维、创造意识而言,"软环境"比"硬环境"更重要。后进要赶超先进,没有创新是不可能实现的。可以说,良好的"软环境"正是创新的精神之源。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期间,李远哲和朱棣文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华讲学,都不约而同地强调:科学的发展不仅需要肥沃的土壤,但更重要的是要营造出良好的科学氛围和学术环境。当年西南联大在昆明,办学硬件并不优越,而是借助于僧寺尼庵做教室,祠堂戏台作宿舍,学生吃老菜叶,教授负米而行数十里,办学环境可谓艰苦,但由于学术环境很好,大师云集,学术自由的氛围也很浓厚,所以学生之间相互砥砺、切磋琢磨的风气非常好,他们敢于创新,敢于提出新的思想和新的观点,由此培养出来了像杨振宁、李政道等大科学家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事实上,在大学里"君子和而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争鸣,正需要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的宽松气氛作保障,观点上和智力训练上不同心智的相互启迪激荡也需要有一座相对自由的平台作支撑。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良好的"软环境",没有兼容并包的气度,没有容纳"怪才、偏才、奇才"肚量,没有容许"异类"生长的土壤,没有轻松自如的学术探讨氛围,一所高校就很难产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
第三,大学的师生素质取决于"软环境"所形成的氛围。有一位著名校长在谈到自己的体会时说:"办大学就是要办一个氛围。北大、清华学生与其他大学学生相比,所学课程、所用教材大同小异,但毕业以后素质差别很大,原因何在?关键就在于学生感受和体验的环境与条件不同,即氛围不同"。华中科技大学也提出"泡菜"理论,认为泡出来的白菜、萝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水的味道,一所学校的力量更主要地来自于它深厚的"软环境",这种"软环境"产生的深层次的感受和体验的强度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一直以来,华中科技大学都把建设一个好的校园文化,形成一个好的大学精神,培养一个好的大学气质,营造一个好的文化氛围当作了学风建设的重点, "软环境"建设卓有成效。其实,在现代社会中,高校本来就是个独特的组织,应该让人性化氛围成为它的主要气氛,如果让现代的科层管理方式破坏了大学的人情味,让商业化和官本位扭曲了教育的本来面目,从而使上下隔阂,师生疏离,这对于大学的发展是相当危险的。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界对于大学精神的重新提及以及各?quot;老大学"怀旧热潮的不断涌现统浞炙得髁嗽谏缁嵯执褪浪谆墓讨校嗣嵌杂诖笱У牟宦樾髟谠黾樱杂谥厮艽笱Ь瘛⑹勾笱С晌?quot;社会的良心"和"世俗的教会"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大学应当努力实现这一社会期待,使大学重新成为现代社会的"社会良心"。
著名教育家梅贻琦曾经说过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近来常常被提起。确实,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大学之道,切实改变过去那种只见大楼不见大师、只见设备不见人才、只见物质不见精神的弊病,重塑逐渐走向衰微的大学精神,根据大学的特性努力塑造出良好的"软环境",并力争创造出有特色的大学风格、大学气质、大学韵味和大学精神,从而为实现我校争创一流的宏伟目标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
二、北大、清华制定教师道德规范
(一)《北京大学教师学术道德规范》
《北大规范》共有十六条三十六款,由北京大学校长办公会通过后已在3月份印发。这个规范的最成功之处在于,通过正面提倡和明确反对这两个层面,对学术道德规范作了若干规定:除了要求在学术活动中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外,第三条第二款特别强调了尊重知识产权:"进行学术研究,应首先检索有关文献,了解他人的研究成果,承认并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关于引证规则,第三条第三、五款规定:"在作品中引用他人的成果,必须注明出处;引证的目的应该是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所引用的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从他人作品转引第三人成果,应注明转引出处。""在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进行介绍、评价时,应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在充分掌握国内外材料、数据基础上,作出全面分析、评价和论证。"第四款对学术合作作品的成果署名作了规定,除"应按照对科学研究成果所作贡献大小的顺序署名"外,还要求"任何合作作品在发表前要经过所有署名人审阅,所有署名人应对本人完成部分负责,作品主持人应对作品整体负责。"第四条规定了教师不得有捏造数据、抄袭剽窃等八种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其中第一款规定,不得"为得出某种符合自己主观愿望的结论而故意捏造、篡改研究成果、实验数据或引用的资料。"第二款规定,不得"抄袭他人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作品,或者剽窃他人的学术观点、学术思想。"第三款规定,在填写有关个人学术情况报表时,应如实报告学术经历、学术成果,不得伪造专家鉴定、证书及其他学术能力证明材料。第六款规定,不得"故意夸大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经济与社会效益。"此外,还对署名、保密等问题分别作了规定
(二)《清华大学教师科研道德守则》
2002年5月份,《清华大学教师科研道德守则》出台,相对于中国科学院公布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科学道德自律准则》和北京大学公布的《关于教师学术道德问题的规定》,《清华大学教师科研道德守则》要具体详细得多,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守则》共包括十个方面,如科研成果的客观性、同行评议的规范、科研中的信誉分配问题、科研中的利益冲突问题、与企业合作进行研究的规定、科研和其他校内外业活动的规定、发明、专利和版权的规定、科研中越轨行为的处理和处罚规定等等,内容非常详尽。《守则》制定者认为,在中国的科研传统中,没有制订细密的《守则》的习惯。但国外的一流大学,比如哈佛、耶鲁、斯坦福、剑桥,在学术道德规范上都制定有厚厚的一本本守则,且每一个条款都写得非常周密,可操作性很强。因此,清华大学在起草的《守则》的同时,也借鉴了国外一流大学的同类材料,并尽量地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