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科技、教育和人才
发挥长沙作为科教强市、人才大市的优势潜能,利用好市域范围内的各类科技、教育、人才资源,提高科技教育水平和人才开发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强力支撑。
第一节 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化
把自主创新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重点,推动科技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经济优势,把长沙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紧紧围绕增强全市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关键技术攻关,逐步掌握核心技术。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在超级杂交稻技术、新概念计算技术、基因医药与治疗技术、极端制造技术、高性能金属材料技术、第四代通讯系统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实施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共性技术集成创新,攻克智能化工程机械技术、高性能电池及电动工具工程化、硬质合金制品制备等重大技术,开展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清洁生产等循环经济技术研究示范,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强化创新激励机制,实施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投资和政府采购政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全面优化创新环境。“十一五”期间,全市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5%以上。2010年发明专利占专利总量的35%以上,全市主导产业在掌握关键和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上取得显著进展。
二、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整合利用好区域科技资源,建立紧密的产学研结合机制,形成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源头、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园区为重要载体、以多渠道投入为主要支撑的城市技术创新体系。鼓励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扶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加强园区聚集科技资源和创新创业的能力,把重点科技园区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的创新载体。提高政府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吸引创新创业风险投资,拓宽科技投融资渠道。
三、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网络及科学数据库建设,重点建设博士创业园、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等科技孵化器。引导发展骨干科技中介机构,促进科技研发和产业化过程无缝对接。在计算机软件、新能源材料、环保工程、基因药物、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加大对种子期科技企业的投入支持,加快科技成果中试和产业化进程。到2010年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8个百分点。
第二节 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教育事业,建立体系完整、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发展均衡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城市。
一、巩固提升基础教育。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提升普及义务教育成果,促进全民共享优质公平的义务教育。完成第二轮中小学布局调整,全面启动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大力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城区配套学校建设与城市拓展保持同步,全面改善办学条件。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90%以上,推进普通高中城镇化布点建设,积极扩充优质教育资源。重视加强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进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师资队伍特别是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二、突出发展职业教育。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建立与全市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职教体系。高标准建成职业教育基地,重点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提高农民就业和创业能力。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形成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电工电子、计算机应用、服装、建筑、烹饪、休闲娱乐、现代农业等重点专业群。创新办学模式,推广“学分制”和“订单式”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到“十一五”期末,全市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比例大体持平。
三、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0%,每万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口达1200人。进一步办好市属高校,提升地方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加快岳麓山大学城建设。整合利用好市域内各类教育资源,推动国家和省属在长高校为长沙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四、大力发展成人教育。逐步建立起覆盖面广、层次多、办学形式灵活的成人教育网络,形成以学校为基地、现代远程教育为载体的终身教育体系。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加强从业人员、转岗和失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以知识更新和提高技能为重点,开展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活动。
第三节 提高人力资本贡献力
把开发和聚积人才资源作为加快长沙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提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
一、开发人才资源。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全面提升我市人才队伍整体实力,促进各级各类人才协调发展。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重点加强高层次、高新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与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在战略投资、企业经营、科技攻关等关键层面,形成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眼光的高精尖领军型人才,着重开发我市产业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有针对性地引进国际国内优秀人才。“十一五”期末,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到73.3万人。
二、健全人才机制。推进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建立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任用机制,建立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深化人才流动机制、分配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改革,充分激活人才成长潜力和创造潜能。
三、优化人才环境。建立健全各类人才市场,加强人才市场监管,健全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手段,拓宽服务范围,提升中介组织服务功能。建立人才信息网络体系。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构筑区域性人才资源集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