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点击

  1. 习近平在长沙考察调研
  2. 学校“双一流”建设周期自评工作会议召开
  3. 学校“双一流”建设周期自评工作会议召开
  4. 关于发布《湖南大学“双一流”建设2018年度进展报告》的公告
  5. 2021年双一流、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申报表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中国教育界缺少学术批判精神

发布于:2010-04-26 星期一 00:00 作者:点击率:

       

中国教育界缺少学术批判精神

中国的教育界缺少学术批判精神。我认为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外国的教育理论成果只管引进而不加批判。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的教育理论被不断地介绍到国人的眼前,教育理论的这种“西化”

现象,确实开阔了教育领域人士的眼界,让教育界的老师们大长了见识。但是,也必须看到这种引进的一个缺憾之处,这就是:在外国教育理论方面不是评介式地、而是不顾国情地强力引进。尤其近十年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些大学里的教授们更是视西方的教育思想理论为改革我国基础教育弊端的“灵丹妙药”,拼命地引入,大肆地渲染。结果怎样呢?一线教师手捧皆为为外国教育家思想理论所充斥的各样学术“大本子”艰难地啃嚼着、理悟着,却不知道如何应用于自己的实践中,甚至竟怀疑自己的实践探索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明眼的人都感觉到了这种脱离国情、不加批判地大量引进所造成的尴尬后果。

引进外国的教育理论一定要与我国的教育实际结合起来,并且要努力寻求“结合点”。并且,还要看看这种结合的“结果”是否会造成我们本土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窒息”。这原本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中国的教育必须要有中国的特点和中国的优势。这样,中国的教育才能立于国际教育的大舞台而显出自己的风采!其实,中国的教育理论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都有优越于西方的教育理论之处。试问:伟大孔夫子的教育思想不是一直以来都得到了西方真正学人们的肯定和青睐吗?中国历史上的那些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们的教育思想在西方的教育史专家的眼里不仅是真理的折射而且更是瑰宝!这还不足以引起那些只看重西方教育的优势而无视本国教育优势的“学者们”的反思吗?

我不知道国内的某些大学里学者们到底是怎样想的。对西方教育理论出现痴迷的结果,也许是因为这些学者们所精研的专业使然。但是,因为学者们的研究领域是西方的教育理论,那就可不顾及中国教育的历史和现实成就而不加批判地盲目引进吗?我以为,对研究者来说,在引进国外教育理论成果时应该以充分地研究本国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为前提,或是在研究和引进外国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时候应该建立“中西比较和批判”的观点。一位研究外国教育理论的青年学人曾对笔者说:“我的目标是努力翻译出两部当代外国著名教育家的理论专著,这样两年后我就有资格晋级正教授了。”这位学人的话禁不住令我愕然:原来是这样的研究和引进的心态啊!

二是对国内原创的教育思想理论缺少评价和宣传。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界涌现了不少具有我们民族气派的教育理论,本土性的这些教育经验和理论令国人振奋。但对这些优秀的原创性的理论和思想,一些研究者尤其是那些青睐西方的教育理论的学者们根本就不去观顾。在大量地翻译国外的教育理论的同时,请问:你们又将国内的这些体现民族气派的教育理论介绍了多少到国外了呢?中国的工业产品可以大量地出口,说明中国的工业产品被国外市场认同;但是,中国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产品呢?难道与外国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相比就是劣质与落后吗?

中国本土的教育家必须走出国门,必须与国外的本土教育家交流对话。要做到这一点,大学里的教授们就得低下头来看看在“黄土地”、“黑土地”上这些辛勤耕耘、具有原创气质的教育家们,感受他们的实践、领悟他们的思想。让李吉林,魏书生这样的实践层面的教育家的经验、理论真正地走出国门,让像冷冉先生这样的极富原创性的教育思想家的教育思想真正地走出国门。最近笔者知晓,朱永新十卷本的《朱永新教育文集》韩文版捐赠仪式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举行。据说 2008年0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与韩国语文学社签订协议,将《朱永新教育文集》的版权输出韩国,这是首位中国教育家的理论著作集中被输出海外,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久朱永新的著作也将有日文版和英文版问世。这真是一件可喜可庆的大好事!让中国本土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成果走出国门,这应该是走向世界的当代中国人的必要作为。

中国的教育要想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就不能只顾引进而不管出口;就不能只知道介绍而不加批判。中国的教育界缺少务实的学术批判精神,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摘自《求是理论网》)

上一条:官本位是中国难出世界一流大学的最大障碍 下一条:官本位是中国难出世界一流大学的最大障碍

关闭

湖南大学规划办 地址:湖南大学校办公楼2楼 邮编:410082 邮箱:guihuaban@hnu.edu.cn 电话:0731-88823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