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大领导参考
总第2期
按语:按照国务院及教育部的部署,高校后勤社会化要在三年内基本完成。今年是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第二年,现摘编苏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后勤社会化的有关做法,供校领导参考。
一、苏州大学与企业合作创办二级学院的做法
苏州大学与苏州凯达房地产公司联合共建了一所公有民办的综合性二级学院--文正学院,其做法特别是管理模式上有独到之处,可供借鉴。11月29日《光明日报》以《新体制带来新成果》为题予以报道。现摘录如下:
(一)合作方式
苏州大学负责全部的软件投入,即学校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以及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师资的选派等。
苏州凯达房地产公司负责全部的硬件投入,即土地、校舍、教学科研设备以及后勤管理。基础建设的总投入3.2亿(已投入 2.2亿,建成了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学生体育和业余活动场所、学生公寓、食堂、物业大楼)。
(二)管理方式
独立校区、独立财务、独立实施教学。
组成董事会,只对影响学院发展的重大事情进行决策,不干涉学院日常管理。主持日常管理工作的院长由学校现任领导担任、董事会批准;副院长由院长提名、董事会批准;其它工作人员由院长直接聘任,无行政级别。(现有3000名学生,21名管理人员)
教学实行完全学分制。师资来自在编、在岗教师,学院对各院、系拟派教师有一整套标准进行筛选。
后勤彻底社会化,所有属于学生生活的设施,由公司投入,但不计入学院资产,由公司成立专门的物业中心进行管理,学院行政对后勤管理予以监督。
教学设施的管理是开放的:图书馆开架,学生随意取阅;实验室全天候,可以随时进入做实验。
二、东北师大与企业共同出资兴建、管理新校区的做法和启示
东北师大与长春宏达产业集团公司共同出资兴建、管理新校区模式,在高校解决扩招的硬件建设与投资不足的矛盾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中国教育报》于今年11月23日、24日分别以《企业资本闯进高校:"双赢"?》和《后勤社会化:1+1不是道简单的题》为题对此作了连续报道,现摘编和分析如下,供参考。
(一)双方投入、权利及效益
1.投入:3年内双方共同出资建设新校区。东北师大负责新校区教学楼和教学设备等所有与教学有关的建设费用,长春宏达产业集团公司承担学生宿舍、食堂等所有后勤设施建设费用,公共活动区的建设费用双方各出一半。合计东北师大出资2.2亿元,宏达出资2.4亿元。
2.权利:东北师大拥有新校区内所有建筑物的产权和土地使用权;长春宏达拥有校区后勤管理服务方面25年的经营权。
3.效益:东北师大建成一个比本部还大的新校区投资仅需1/2,管理一个近8000人的新校区只需25个编制;并在新校区实现了学校后勤社会化。长春宏达将在12~15年后收回投资;新校区一期工程仅用140多天时间基本完工,学校顺利完成今年扩招1000人的计划。
(二)新校区的地理位置及规模
1.地理位置:明月新校区位于长春市明月潭风景区北,距东北师大本部15公里。
2.规模: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学生规模8000人。
(三)新校区后勤管理社会化后学生管理的思路
1.保障学生的权益
①为弥补新校区暂时没有综合图书馆的缺陷,新校区采用网上借阅的办法,校图书馆第2天将学生在校园网上订借的书送到新校区。
②为让学生有更多的与教师接触的机会,新校区为每位教授提供了独立的办公室,并规定教师每周要有固定的答疑时间。
③建立校区管委会、宏达高校后勤管理公司、各后勤部门三级管理体制,人员从社会上公开选聘;在饮食服务上引入竞争机制。
④东北师大凭借新校区的全部产权,用法律手段保障学校和学生权益。
2.不削弱高校后勤的育人功能
①高校后勤具有特殊性,尽管合同上师大与后勤公司是甲乙方关系,是一种买卖关系,但仍需体现育人功能。
②后勤公司提出了"服务育人"的口号,要求员工实行"不讲理服务"。
③每月进行宿舍卫生检查,优秀者可减免住宿费。
④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并拿出10万元作为学生奖学金。
⑤重视学生会和学生干部作用,开展一系列有益活动。
3..形成良好的校风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如组织书法比赛,组织勤工助学等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等。
(四)东北师大与企业共同出资兴建、管理新校区的启示
1.东北师大找到了一条尽快扩大学校办学规模,形成规模效益的新路子
根据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部署,高校扩招已被确定为世纪之交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举措,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是大势所趋。一方面,作为国家重点大学理所当然地应当认真组织落实国家扩招计划,另一方面,高校为了发展壮大自身,提高办学效益,也应当抓住当前扩招的机遇,把学校做大、做强。但是,高校普遍存在校区用地紧张、征地投入大、办学投入不足等瓶颈问题,显然在原有校园?quot;见缝插针"地为满足扩招而折旧建新,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扩招和学校发展引起的用地、投入紧张的矛盾,而兴建新校区的征地费用和建设费用光凭国家拨款和学校自筹资金也是难以很快做到的。因此,引进企业资本就成为解决上述矛盾和困难较为理想的选择,这样做既能满足扩招和发展的需要,又解决了高校建设资金匮乏的问题,对于高校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2.东北师大找到了一条轻装前进,加速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新思路
后勤服务社会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办后勤、办社会是基本适应当时情况的,也为高校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解决了教职工的后顾之忧。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高校办后勤已经很难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不仅难以满足学校扩招和规模迅速发展的需要,而且使高校本来已经紧张的办学经费更加紧张,办学效益不高,导致教学、科研硬件建设滞后,学生学习、生活条件难以满足需要,更为重要的是使高校领导层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解决后勤问题上,分散了抓教学、科研、管理的精力,从长远看,高校的教学、科研发展势必受到严重影响,后勤工作势必提襟见肘,难以为继,甚至逐步萎缩,并挫伤教职工的办学积极性。因此,高校应当未雨绸缪,超前规划,用新思路解决新问题,高校教职员工应当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支持、拥护并主动参与到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洪流中去。东北师大与企业共同出资兴建和管理新校区,从新校区启用时起就采用全新的机制和运行模式,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前瞻之策,它使学校能够集中主要精力抓教学、抓科研、抓管理,有利于提高投入产出效益,有利于学校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3.东北师大初步探索了一条后勤社会化后学生管理工作的新途径
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如何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学校、家长、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领导层和教师担心后勤社会化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会急转直下,因疏于管理和教育而导致校风和学风日下,影响大学生健康成才;家长担心子女学习、生活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指导和帮助;社会关注学生的权益能否得到应有的保障等等。应当说,这些担心和疑虑的确是有道理的,但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不是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必然结果,二者并无因果联系。事实上,问题不在于后勤服务是否社会化,而在于有效的学生管理及其运行机制。东北师大在新校区一启用就特别强调切实保障学生的权益、强化后勤的育人功能,形成良好的校风,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探索。尽管这种探索才刚刚开始,还有不完善之处,但毕竟是在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途径的积极尝试,其轮廓隐约可见。因此,这是一种在全新条件下的带有创造性色彩的探索,因而也就有了更为深刻的时代意义。看来,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高校的领导者、管理者、教育者,应当敢为人先,大胆研究、探索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以超前谋划来争取主动,舍此别无他途。
(本期呈校领导、校长助理及两办阅,共印25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