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之痛,荒诞的悲剧里总有错位的人生
根据四川大学通报,2010年4月7日晚7时左右,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某学生宿舍内,经济学院2008级同班同寝室两名本科男生不和,其中一男生陈某用手中水果刀伤及另一男生王某右侧颈动脉血管,王某因流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学生陈某已向警方投案自首。目前,学校秩序正常,师生情绪稳定。这也是四川大学既3月30号之后,短短九天内发生的第二起恶性案件。(4月8日中国广播网)
年少者多轻狂,怒于一时而追悔一世。有多少生命,因这份稚气逝去?又有多少鲜血,因这份鲁莽白流?挥洒青春,散发阳光气息的一群人,却往往流露出人性之暗面。曾几何时,大学校园被视为“圣地”。感动于那种锐意进取,倾慕漫溢的萌动朝气,象牙塔里的一切如此完美。遗憾的是,记忆终究不能取代现实。真实的世界里,大学并不那么安静,无比喧嚣以至浮躁;并不那么纯净,不乏艳俗乃至情色;甚至,并不那么安全,因为自杀、凶杀从未离去。
谁都不想看到的悲剧,在短短九天内上演了两次。同样的地方,那个美丽的校园;同样的苦果,年轻的生命就此作别。脸上的哀戚,成为这个时段川大的共有表情。人们总在惋惜,年华大好的男生,却等不到绽放的明天。且,生命的诀别理由如此荒诞:只是因为所谓“不和”——室友间的不快,仅此而已!朝夕相处的两个人,最终用一把水果刀和喷涌的血液结束了友谊。总也想不通,怎样的“不和”非用你死我活的方式终结?在公众看来,这是场本可以避免的悲剧。但是,它就是发生了,如此荒诞不经而莫名其妙。
伴着哀悼,反思情绪在全社会蔓延。于是,我们看到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拷问,看到了对校方心理干预不力的批评,但大学生心理素质真的如此不堪吗?自杀或凶杀是全社会的硬伤,从来没有证据表明大学生更易犯案。即使,有完善的心理干预机制又如何?所谓专业的心理干预真的能组织一切“即时冲动”吗?相信没有多少人能给出足够自信的回答。诚然,大学要对心理教育足够重视,但这一切之后悲剧却不定然消失。浅尝辄止的反思,并不足以带来预期的善果。
大学之痛,必可溯源于一种偏差的教育理念体系。当整个社会被嵌入到一个以人与人之间的激烈竞争为最显著特征的市场之内的时候,教育迅速地从旨在使个体内在禀赋在一套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蜕变为一个旨在赋予每一个人最适合于社会竞争的外在特征的过程。如此功利的教育环境下,学生们面临世俗高压,心理怎能不错位?再多的自杀与凶杀,都必然与这种错位的教育价值观有着极高的关联度。
当大学教育不再立基于培养完善的人格,而只是沉溺于“术”的灌输,学生们脆弱的心理成为必然。悲剧的制造者,不过是另一场悲剧的受难者。“偶然”泛滥为频繁,环绕校园之上的那种教育生态更该彻底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