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顾海良:高教改革必须跨过三道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一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人民群众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仍有待突破,许多方面的体制机制仍有障碍。
“高等教育改革中有三件事是‘躲不开、绕不过’的。”教育部党组成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顾海良在接受《科学时报》专访时表示,“考试招生制度,教师队伍建设以及高等学校的分级、分类、分层这三个问题一脉相承,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考试招生制度
在顾海良看来,考试招生制度问题不解决,所有的高教问题都解决不了。
“考试不应只是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更是学生能力的体现。”顾海良称,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一年来,考试招生制度尽管没有实现根本性变革,但已进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推进性改革。
比如“云海工程”,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在云南、海南两省高考中改革传统的高考分数报告办法,尝试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发展性、个性化的综合评价体系,并且依托网络技术提供网络化成绩分析报告的一项试验工作。
“云海工程”不仅测试学生的知识水平,还测试学生的能力,而且还引入了“非考试”的评价方式,如心理测验、问卷调查等,来对学科能力以外的素质进行评价,为考生提供科学、全面的评价信息。
“随着试验的推进,‘云海工程’还将不断拓展高考评价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分析考生的能力、兴趣和胜任力,把这些因素与高校开设的专业进行匹配,为考生提供多维度的评价信息和更为科学的专业选择,最终整合现有的考试并尝试建立考试评价体系,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和对其未来发展的引导。”顾海良说。
另外,顾海良认为“北约”、“华约”这种集团式考试也是一种趋势,“成本降低,公平性增加”。
顾海良强调,高考中的“考试”不能废掉,因为没有其他客观科学的选拔依据,但怎么考是可以讨论的。“使考试更接近选拔人才的目的和人才成长的内在要求,以考生为本,人尽其才,是可以做到的。”
教师队伍建设
随着高等教育从数量增长转变为质量追求,教师队伍水平越来越受到关注。
“现在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总体上比较好,但由于高等教育扩张的速度超过教师成长的速度,所以不排除有些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下降。”顾海良直言,“目前,教师的责任心、教书育人的自觉性等令人担忧。”
顾海良表示,教师队伍建设中,从他律变成自律,从外在压力变成内在激励,非常重要。尤其对于学风问题、师德问题,要他律,更要自律,要把外在的压力与教师内心的动力结合起来。
针对目前的教师管理制度,顾海良希望能有一定的机制促成教师流动。
他指出,这里的“流动”,并不是简单的优胜劣汰或末位淘汰,而是通过流动将教师配置到最适合其能力和水平的学校,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顾海良打了个比方:“钢材有优质钢、粗钢,优质钢配置在飞机上,粗钢可以用来盖房子,不能认为造飞机用不上的钢材都是废品。”
“教师职业的发展要通过时间的磨炼。”顾海良表示,体制改革、机制完善很重要,但不是全部。教师队伍建设还需要很多其他方式,比如教师教育、学术氛围营造、职业道德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等。
高等学校的分级、分类、分层
对于目前的高等教育结构,顾海良主张要“分级、分类和分层”。
“全国现有2000多所高校,确定各级、各类、各层的办学目标,进行分级、分类、分层指导非常重要。”顾海良认为,要求所有学校像清华、北大一样,不可能,也没必要。
顾海良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举重运动中,重量级有重量级的冠军,轻量级有轻量级的冠军。同样,“定位在某一层次上,办成那个层次最好的大学,就是一所好大学”。
顾海良指出,现在有些学校的奋斗目标不在培养人才上,而是单纯追求所谓的高层次。专科升本科,学院变大学,先拿硕士点再拿博士点,把“升格”作为办学目标。“这脱离了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
“高等学校办学要‘安分守己’,要守住自己办学的层次,因为某种意义上这是特色和优势。”顾海良认为,如果办学只是一味地追求上升,规模越办越大,所谓的“层次”越办越高,反而破坏了整个高等教育的格局,将无法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高等学校假如分级、分类、分层,教师就能找到自己合适的学校,成为某一类或某一层级的好教师,有的学校引进教学型教师就算好教师,或者应用型教师就是好教师,而培养出的那一类、那一层级所需要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这才能最有效地配置教育资源。”顾海良说。(摘自《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