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校长纪宝成:“炮筒”校长什么都敢骂一骂
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
学生读书求学似乎仅仅是为了谋求一个条件好、待遇高、收入高的职位,教师则往往忙于跑课题、抓项目、拿经费。——纪宝成
首先解决“大楼”问题
“大师,大楼,大气,一个都不能少。”这是纪宝成接受记者采访时阐述的办学理念。而在社会对于高校重“大楼”轻“大师”的现状批评颇多的情况下,很少有校长敢直接将“大楼”和“大师”摆在同一个层面来说。
当纪宝成2000年接任人民大学校长一职时,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难题,就是办学条件举步维艰,在仅有的906亩主校园面积中,全校教学科研用地只有520亩,学校没有一座独立的学院大楼;各院系教研室没有活动场所;很多教师包括一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都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学校长期无体育馆、无礼堂、无游泳池、无风雨操场。
与此同时,人民大学教职工的住房标准在教育部71所高校中排名位居末位。一些教师因住房困难被其他高校“挖”走。
经过一番市场调研,纪宝成独辟蹊径,找到了一种富有创意的模式,这就是以“校园置换”的方式,实现办学空间的拓展和教师住房条件的改善。纪宝成说:“校园的规划发展不能用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办法,得用新的思路。我们采用了商品化、社会化、货币化的新办法,用的是老师搬出去、学生住进来的逆向思维。”
2001年初,人民大学正式启动住房改革工作,由集体组织购买低价房或个人单独购买商品房,学校为职工提供住房补贴,在普遍解决住房基础上,重点解决无房职工,未达标职工和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住房问题。鼓励教职工到校外购房。截至2005年夏天,人民大学已成功实现每位教授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副教授两人一间,讲师三人一间的目标。
力推成立国学院
在学术上,纪宝成主要从事市场与商品流通、商业经济、市场营销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是中国商业经济学界知名学者和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但在内心深处,他却有一种“诗人情怀”,还出版过《岁月情怀——纪宝成诗词集》。
纪宝成对传统文化的坚持体现在很多方面:2001年,纪宝成接受香港孔教学院捐赠的孔子像并立于校园,一度引发社会热议。2005年,新中国首个国学院在人民大学成立,一路争议中稳步发展至今。11年间,他不遗余力地呼吁珍视中华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国学,并成功推动清明、端午与中秋成为法定假日。
国学院刚刚成立时,反对的声音很多。“有的反对意见很尖锐,甚至可以说有点尖刻。”在这样的争论中,纪宝成坚持要把国学院办好办强,“我们成立国学院,建立国学这样的专业,其目的在于,我们既肯定引进西方的文史哲分类,另外一方面,我们光分类还是不行,我们还得沿用中国传统的人才培养进行综合。”如今,国学院首届学生已经毕业,并且取得了100%的高就业率。
纪宝成在任的11年,正是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并校扩大规模的一段时间。纪宝成却强调人民大学“不求大不求全,建特色强校”。他对人民大学的定位是以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直言不讳的批判者
在很多人眼里,纪宝成是个“炮筒”。虽然身为校长,但他什么都敢骂一骂。2008年,纪宝成将炮口对准上级主管部门,炮轰现有的大学评估太多太滥。2009年,他对国内高校的学术权力进行抨击,称现在的学术权力有行政化的倾向,“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开始在意‘位子’而不是教学质量。”学术权力市场化同样成为纪宝成的抨击对象,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这句话在当年引起很大争论。
2010年,纪宝成又在一次发言中痛陈极端功利主义对校园的影响,他说,实用主义在相当程度上遮蔽了大学精神的光芒。“学生读书求学似乎仅仅是为了谋求一个条件好、待遇高、收入高的职位,教师则往往忙于跑课题、抓项目、拿经费。”
除了对于中国教育的思考,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纪宝成也是一个活跃分子。在带薪休假制度的改革上,他一直支持并推动传统节日变成法定假日,他还连续四年建议计划生育政策放开“二胎”限制。
为贫寒学子鸣不平
在人民大学校长的位置上,纪宝成面临的最后一次争议是“三代内无大学生”招生政策。作为校长,他最后一次接受采访也是对于此事的回应。
谈到这项政策的初衷,纪宝成表示,这项政策是为最贫穷、最底层老百姓子弟铺就上名牌大学的道路。“我也是农村贫寒子弟,没有当时的政策,不可能有今天。”
纪宝成说,近年来,著名高校中农村子弟特别是寒门子弟比重逐年下降,一方面是农村城镇化过程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包含一些不正常因素,实际上形成某种教育不公平。我国目前贫富差距扩大的现象没有得到遏制,而且在向不良方向发展,带来社会阶层间流动性降低的问题,不仅涉及教育公平,也涉及社会公平,涉及到国家未来发展稳定的大问题。
“人民大学作为一所有责任感的大学,虽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但是愿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纪宝成说,今年人民大学将拿出大约50个指标招收家在农村的寒门子弟,帮助他们进入名牌大学,为最贫穷、最底层老百姓子弟有可能逐步进入社会上层铺就道路。(摘自《京华时报》)